好想念日本,想念東京,誰不是呢?
現在已經到了翻日本雜誌、看日本電視節目、看Youtube上的各種日本旅遊散步影片,或甚至聽山手線車內廣播都無法壓下想去日本的心情的時候了。
還是只能做菜解悶。
今天又來到小料理時間,一來日式料理確實比較清淡,油份不多,二來我本來就喜歡吃很多道菜,每道都小小碟,看上去漂亮,吃起來也沒負擔。
現在都沒去市場了,改為請幾家不同的菜販幫我送來,然後一週去一次超市補一些市場不會有的材料或日用品。
昨天買到新鮮的鴨兒芹,其實就是日本的三つ葉,台灣也稱為山芹菜,有種野性的香氣,我很喜歡。這次買到的品質非常好,極嫩極香,一大把,那就來做三吃。
大家對它的印象,應該是茶碗蒸上面,偶爾會浮著一片綠綠的葉子,很香,那就是鴨兒芹。
但其實它不只是菜餚的配角,也可以自成主角。高湯浸漬就是最美味、最能享受它獨特香氣的吃法。
燒一鍋滾水,水滾熄火後,再把切段的鴨兒芹下鍋,梗先下再放葉子,大約10-15秒就可以全部撈起、放涼。泡進略為濃口的高湯中,所謂濃口,大約是一大匙的日式高湯,加一小匙醬油、少許味醂這樣的程度,高湯一樣得是涼的,不能熱,不然會繼續加熱蔬菜,那就過熟了。稍微拌一下,浸漬10分鐘左右就能吃,因為菜沒有煮,只以熱水泡一下,所以保留了清脆口感,而且香氣撲鼻,很適合當成開場的第一道小菜。
這種小菜看似簡單,但卻是最能表現季節感的菜餚。
與高湯浸漬鴨兒芹同時上桌的涼菜,還有冷豆腐,今天上頭灑了日式綜合藥味,也就是各種辛香料,我總共用了四種,嫩薑、細香蔥、紫蘇與茗荷,各自細切泡水瀝乾後,混拌在一起,裝在密封盒裡冷藏可以放三天,要用的時候隨時取出。這種綜合藥味與冷豆腐很搭,配冷麵也好。
後面還有鱈魚肝抹醬配法棍(唯一的現成品)、鴨兒芹櫻花蝦茶碗蒸、奶油煎松本茸,最後以小鍋的雞肉煮物做結,裡頭當然也加了鴨兒芹。
一邊吃一邊想像自己身在東京,啊,如果真的是在東京該有多好,吃的食物也差不多就是這些,但氛圍實在太不一樣了啊。吃完我問對面的人說,今天這樣一人份可以收日幣5000元嗎 ? 他說不行,因為貴的食材太少,也沒有海鮮。可惡。